5月29日,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已于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这道“加法题”作出系统部署。
【资料图】
“它充分体现了各方面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表示,科学教育涉及校内校外、课内课外,通过建立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将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全面系统推动科学教育落地见效。
做实学校科学教育 拓宽校外教育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已得到全面加强。不过,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要求,我国科学教育还存在基础总体薄弱、区域发展不均衡、科学教育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实施程度较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仍需突破等问题和不足,亟待加强和改进。
《意见》指出,在校内教育上,得在“实”字上下功夫,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意见》聚焦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实施“校内科学教育提质计划”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开展排查指导。特别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科学类课程教师供给。在专业培养、师资培训、岗位编制、评价机制等多个环节加强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实验员等队伍的建设。
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上,则在“宽”字上做文章,用好社会大课堂。《意见》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全面动员相关单位,加强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校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强化供需双方对接,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三是加大对科学教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科学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家喻户晓,相关资源唾手可得,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社会风尚。
重在培养“科学精神” 要增效不增负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做好科学教育,需要在“同”字上找突破,做好相关改革衔接。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与相关工作同向同行,有机衔接。具体来说,要与规范校外培训工作协同。引导科技类非学科培训机构,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要与科技类竞赛同向。引导孩子们不仅要参加竞赛,还要培育“献身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家国情怀。要与“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各类英才计划统筹。不能借科学和创新之名“一窝蜂”上项目,要共同服务于学生成长。而且,还要与中高考改革同频。要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加强实验考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既要统筹增效,又不能增负。
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分布在各个部门、领域、行业,为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现有科学教育资源和工作机制基础上,还要做好科学教育社会课堂阵地集群构建。《意见》指出,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智能化管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科学教育”专题建设,搭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交流平台,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方式,集成全国各类科学教育资源。
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不是“一阵风”“一场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强调,要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中小学科学教育取得大的突破性进展。
(责任编辑:韩梦晨)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