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专访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海:“疏近用远”集聚化开发,推动建设深远海养殖试验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7-30 16:37:2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喻淑琴 实习生沈星月 王旭霜 南沙报道

7月28日,2023海丝(南沙)论坛·海洋牧场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发展深远海养殖基础良好,从长期来看,潜力无穷。但现阶段在成本、灾害应急、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相关资料图)

围绕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李大海建议,广东应推动建设深远海养殖试验区,促进深远海养殖适度集聚发展,打造海上增长极。

本次论坛以“湾区蓝芯 深拓全球”为主题,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指导下开展,由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支持单位,由广东海丝研究院主办,广东海洋协会、南沙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协办。

挺进深远海

南方财经:深远海养殖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东深远海养殖有何发展基础?

李大海:广东海洋经济规模全国最大,海洋产业门类较全。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在发展深远海养殖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优势。

广东海域面积全国第二,海岸线长度全国第一,已规划建设九大湾区为代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4个桁架类深远海养殖网箱已投入使用,主要网箱养育了金鲳鱼、军曹鱼等品种。

在金融方面,广东充分发挥政银保担基企“六位一体”的联动驱动机制,用活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海域、设施设备、海上构筑物等产权确权登记体系和交易政策,提升“海上社区”服务。

在海域使用方面,广东积极争取国家用海审批政策倾斜,将700公顷以上开放式养殖项目用海审批下放至省,将700公顷以下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开放式养殖项目用海审批权限,下放至县级或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广东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规划建设海洋产业园、探索实施“标准海”海域供应模式和优化用海审批服务,从管理机制方面为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深海远洋新资源开发,如远洋和极地渔业新资源、海洋再生能源、可燃冰资源、深海矿产资源等,广东应发挥作为海洋经济全国第一大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探索商业化、规模化的新模式、新路径。

深海养殖“国企带民企”策略,值得借鉴

南方财经:当前,广东在深远海养殖面临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国内其他地区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李大海:深远海养殖面临着成本、海洋灾害、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等多重制约因素。

成本方面的主要包括使用造价更高的深远海养殖装备、运输距离增长带来的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由于开放、半开放海域养殖环境变化带来的养殖成本的增加。

山东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和福建闽江口的大黄鱼养殖经验有可借鉴之处。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对标的是挪威进口冷鲜三文鱼,闽江口养殖大黄鱼体型、口感接近野生大黄鱼,以高销售价格抵消了较高生产成本。目前,广东缺少能够与近岸网箱养殖产品明显区别的高价值的深远海养殖种类。除了借鉴山东、福建经验,加大高价值品种开发外,只有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

除了成本问题外,台风灾害、偷盗、设备故障等风险也增加了深远海养殖的成本和风险。另外,种苗、活鱼运输、冷链物流加工等配套产业滞后于养殖生产。配套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远海养殖发展。例如,目前部分地区在海域使用确权、装备登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养殖企业融资造成了较大影响。一些省份采用“国企带民企”的发展策略,发挥国企融资便利优势来搞装备建设,发挥民企决策灵活优势来搞养殖生产。这些经验值得广东借鉴。

探索建设深远海养殖试验区 形成产业集群

南方财经:广东要开发海洋牧场,您认为要从哪里入手?

李大海:可以从探索建设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入手,促进深远海养殖的适度集聚发展,打造海上增长极。广东现在走的路子很对,就是“疏近用远,生态发展”。

现在近岸区域,如一些大城市周边和部分海湾地带的产业发展趋于饱和,产业冲突比较严重,但离岸海域空间开发程度不高,可以用来发展海水养殖。通过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能够促进海水养殖向更深更远的海域拓展和过渡。

陆海统筹,建设海上试验区和陆地配套产业园

南方财经: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应如何建设?

李大海:总体思路是围绕集聚发展,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链建设、降低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试验区选址需具体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疏近用远,要以缓解产业海域使用冲突为标准,并不是越远越好;海上养殖区布局要结合养殖装备特点,规划远近结合的分布式空间格局;离岸养殖应尽量选择有海岛依托的海域。

试验区建设可以考虑陆海统筹,建设海上试验区和陆地配套产业园。陆地的配套产业园主要布局种苗、饲料、装备制造、冷链仓储物流、水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生物制品制造、旅游、商务服务等关联产业。通过海上和陆地园区建设促进养殖和配套产业适度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也可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在经营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优势,建议装备采取“国企建设、民企租用”的机制。在种苗、装备、饲料等环节探索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技术模式。

在公共服务方面,建议组建试验区管委会,制定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并落地实施,做好产业组织、公共服务、绿色生产监管等系列工作。

X 关闭

推荐内容

这是标题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